研究人員提升聲學報告基因靈敏度,可深入觀察研究單個細胞
發布時間:2021-08-20 14:47:27 | 來源:【科技部合作司 2021-8-20】
本文轉自科技部合作司,轉發僅為學習交流,若侵犯版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在《自然·方法》上發表研究介紹,其研制的聲學報告基因(acoustic reporter genes)靈敏度提升,能夠對單個細胞進行成像研究。
報告基因是一段特殊的DNA片段,通常編碼熒光蛋白,可插入基因組內用于檢測特定基因表達情況。比如,將報告基因插在神經元發育基因旁邊,當神經元基因被激活時就會產生熒光蛋白分子。而熒光報告基因一大缺點是光無法穿透到活體組織的深處。加州理工研究團隊于2019年研發出聲學報告基因,將其插入細胞基因組后能夠產生微觀中控蛋白質結構,即偽空胞(gas vesicles),使用超聲波對細胞進行成像時,偽空胞會發出聲響,研究人員可以循聲對基因進行定位研究。
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更強的超聲波將該技術靈敏度提升1000多倍,與此前相比,新超聲波能使偽空胞發出更強烈的聲音信號,研究人員可以循聲對身體組織內攜帶聲學報告基因的單個細胞進行成像。
注: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